首页 互联网发展 头条 研究报告 工作动态 理论文章 网络媒体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络传播 综合治理 数字经济 盟市动态 网络举报 整治养老诈骗 网络安全 信息化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网络传播 > 网络评论

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

来源:经济日报 2024-11-06 15:58:31

随着线上消费蓬勃发展,大数据杀熟现象层出不穷。有效管控和治理大数据杀熟的关键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方式方法。

同一种商品,新老客户价格不同;有的商品和服务短时间内再次购买,价格却水涨船高;红包、优惠券的发放因人而异……随着线上消费蓬勃发展,大数据杀熟现象层出不穷。尽管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加强监管,但效果并不理想,大数据杀熟甚至成为部分电商平台运营的潜规则。

大数据杀熟成为顽疾的原因在于背后的利益驱动。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算法大规模应用,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电商平台等互联网企业利用其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通过区分不同消费者群体特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可以更大程度获利。同时,由于这种做法较为隐蔽,消费者往往难以察觉,即使发现也很难维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这种行为。

从消费者角度看,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个人信息,对消费者进行细分,采取同一商品或服务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的不透明定价机制,让消费者难以准确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从而作出不合理购买决策,导致资源浪费,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从市场角度看,大数据杀熟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降低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和商家的信任度,损害了平台和商家的信誉,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更有效措施管控和治理大数据杀熟,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市场公平。关键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特别是针对大数据杀熟举证难、维权难的问题,在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增加监管手段,扩大监管覆盖面。只有显著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有效治理乱象,保障互联网市场健康发展。

上一篇: 人民热评:还有多少“饭圈大粉”把“粉丝”当猎物?

下一篇: 抓住“人工智能+音乐”创新机遇

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蒙ICP备1900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