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发展 头条 研究报告 工作动态 理论文章 网络媒体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络传播 综合治理 数字经济 盟市动态 网络举报 整治养老诈骗 网络安全 信息化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网络传播 > 网络评论

“谁红蹭谁”的闹剧该终结了!

来源:新华网 2025-06-13 09:56:23

这几天,被网友称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韦东奕,成了互联网的“新晋顶流”。高考前夕,他开通了短视频账号,短短几天就涨粉2000多万。评论区秒变“许愿池”,考生家长们纷纷前来“沾喜气”。

然而,这位因数学天赋和朴素作风走红网络的青年学者,却也因此遭遇了流量的“围猎”。

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冒出了“韦东奕严选”“韦东奕本人”“韦神女友”等不少“碰瓷”账号,有的粉丝量达十多万,还挂上了带货链接。这种“谁红蹭谁”的流量“寄生虫”,不仅误导公众,还涉嫌侵权,干扰正常的舆论环境和教学秩序。

近年来,尽管相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平台快速封禁,但在利益驱使下,仍有仿冒账号不时冒头。今天被困扰的是韦东奕,明天又会是谁被侵扰、被消费呢?

必须坚决铲除仿冒名人账号的滋生土壤,坚决斩断造假链条,让仿冒者起不了号、引不来流、变不了现。

流量不该是“寄生虫”的养料,而应是正能量的“放大器”。该终结这场“谁红蹭谁”的闹剧了!

上一篇: 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不打扰”才是最好爱护

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蒙ICP备1900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