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发展 头条 研究报告 工作动态 理论文章 网络媒体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络传播 综合治理 数字经济 盟市动态 网络举报 整治养老诈骗 网络安全 信息化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综合治理

技术创新驱动 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升级

来源:科技日报 2019-12-13 10:16:16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操秀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12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不断加大打假防假技术研发和应用投入力度,是加强电子商务知识保护的有效举措之一。

报告称,以阿里巴巴为例,2018年,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经上线即被封杀,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量下降67%。数据背后是该平台开创性地将语义情感分析、商家全景视图、直播防控体系等新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报告认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更加精准打击侵权违法行为,解决维权成本,降低侵权风险,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

报告提出法治护航、平台自治、社会共治、智慧之治的“四治”理念。即依托于法治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完善的平台治理体系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电商平台、权利人、消费者等各方共享共治格局初现;技术创新驱动治理手段升级。

报告认为,虽然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各项数据、指标持续向好,但依然面临包括跨境维权、平台治理等问题。报告建议,应加强合作与对话、促进创新与升级,通过广泛联合和共同关注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依托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齐心协力的共同治理和日臻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与规则体系,为全球共治提供新方案,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2018年,该局共办理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假冒案件33025件,同比增长66.4%。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将以电子商务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和政企合作,进一步发挥调解和仲裁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作用,形成保护合力,探索建立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电商行政保护机制。

上一篇: 央行一个月内两度打假“冒牌”数字货币 监管部门围剿非法活动防控风险

下一篇: 用典型判决促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

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蒙ICP备1900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