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发展 头条 研究报告 工作动态 理论文章 网络媒体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络传播 综合治理 数字经济 盟市动态 网络举报 整治养老诈骗 网络安全 信息化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盟市动态

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力书写新时代锡林郭勒盟网信事业新篇章

来源:网信锡林郭勒 2023-12-05 09:26:46


东风浩荡征帆劲,大潮奔涌奋楫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

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锡林郭勒盟网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统领,在锡林郭勒盟委、行署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网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要求,以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全面提升传播效能,持续强化舆论引导,推进网络综合治理,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在建好、用好、管好互联网上下足功夫,锡林郭勒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亮点频出,为锡林郭勒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网络舆论环境、有力信息化支撑和可靠网络安全保障。2020年度被评为全区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度被评为全区网络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被评为全区网络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旗帜鲜明讲政治党对网信工作的绝对领导更加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锡林郭勒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2019年成立中共锡盟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全面完善党管互联网工作体制机制,自2019年以来,召开盟委网信委会议6次,制定各项规则、细则、方案、规定等25项,形成了全盟网信工作“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盟、市(旗、区)两级网信工作体系建立,聚合政府职能部门、网络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网络大V和广大网民力量,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合、企业履职、社会监督、网民参与的网信工作新局面。

始终扛牢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肩负“两个责任制”,做到“六个纳入”,压实管网治网主体责任,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互联网发展管理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党在网信领域的领导力、凝聚力。

党的建设向互联网企业延伸,2021年成立锡林郭勒盟互联网行业党委,充分发挥互联网行业党委牵头引领作用,聚焦全盟互联网企业5443工作法,承办全区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现场会,引导互联网企业积极为社会治理贡献“红色力量”。

正能量聚力大流量网络主旋律更加响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制定《关于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实施方案》,围绕“网络中国节”、“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工程,组织自媒体、网民参与创作音视图作品。以“网聚时代正能量为建设模范自治区添光彩”等为主题,连续七年开展“锡林郭勒好网民”活动,打造锡林郭勒盟网上正能量拳头品牌和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连续两年圆满完成由中央网信办主办、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承办的“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锡林郭勒盟采访活动,讲好锡林郭勒故事。

高举旗帜,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据首屏头条,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网上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盟民族团结示范盟活动主题,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全盟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各类民族政策线上竞答活动30余场,参与人(次)近20万;指导全盟网信平台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专题专栏,推送相关文章5000余篇,浏览量突破1000余万,充分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推进网上宣传创新,成立锡林郭勒盟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吸纳网络大V、青年电商加入锡林郭勒盟青联、青企协,实现与全盟团员青年线上“键对键”。建立盟级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引导网络人士在弘扬网络正能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

强化综合治理网络生态空间更加清朗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重点工作之一。

锡林郭勒盟聚焦网络空间突出问题出重拳、亮利剑,持续开展“清朗”“剑网”“护苗”“扫黄打非”等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全盟网络举报一体化受理机制和联合辟谣机制,清除有害信息传播土壤,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全盟网信战线积极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高质量建成盟、市(旗、区)两级应急指挥中心,认真做好网上舆情巡查监看、研判分析、核实反馈、督办处理、调控管控工作。坚决清理网上各类违法违规信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得到有力维护。

注重打好网络综合治理“组合拳”,制定“网络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涉网管理职责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全面强化部门管理责任,围绕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找准工作的聚焦点、落脚点和主攻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聚焦落实“五大任务”网络安全屏障更加坚实

锡林郭勒盟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举全盟之力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坚决扛起守好祖国“北大门”、当好首都“护城河”的重大政治责任,把维护全盟网络安全作为守好祖国北疆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在组织推动、解决问题、机制建设上持续发力,取得良好成效。

制定出台《全盟各级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将工作责任制落实列入巡察工作内容,列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年终实绩考核内容,全面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盟委、行署在人员、编制、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成立了锡林郭勒盟大数据中心,强化网络安全“一张网”建设。

坚持各部门联动配合“一盘棋”的思想,建立全盟网络安全统筹协调和业务协同机制,建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网络安全风险预警通报制度,明确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工作分工,制定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不断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编发《锡盟网络安全动态》,为各地各单位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连续8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依托“六大”主题日和网络安全“七进”,创新推出“网络安全大讲堂”走进蒙古包,走进党员中心户宣讲活动;“乌兰牧骑草原行”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启动仪式、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网络安全主题沙龙、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实现网络宣传教育走“新”又走“心”。

坚持“平战结合”。开展全盟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对全盟开展重要信息系统渗透检测。“以练促建、以练促改、以练促管”,切实增强党政机关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全面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

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发展更高质量

锡林郭勒盟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底座、布局转型发展、拓展应用场景四方面措施,保障数字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落实落地,数字惠民成效显著。

作为全区政务垂建业务系统对接试点地区,率先打通了13个自治区直属部门的34个垂建业务系统,为政务数据的共享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盟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指标位居全区前列。“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98.20%、全程网办率90.34%、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98%、即办件事项占比74.24%;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三级“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应用率达100%,可受理95%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12345热线进一步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建立了行署主要领导每月专题调度、跟踪督办制度,响应率100%、解决率97.74%、满意率97.97%。

围绕全盟现代畜牧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智慧畜牧业、智慧能源、智慧文旅、智慧环保等项目,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2023年,全盟计划17家煤矿实施智能化建设项目82个,计划投资4.24亿元,力争到年底所有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在智慧电力建设上,蒙西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实现无人机巡检全覆盖,500kv变电站实现机器人智能巡检全覆盖,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数字化电站基本形成,全部实现了实时监控、网上调度。

“十四五”以来,通过实施“雪亮工程”“智慧公安”“智慧司法”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等10余个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项目,截至目前,全盟建成了统一的视频监控联网体系,接入各类视频4万余路,做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锡林郭勒盟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厚植数字经济发展土壤,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盟网信系统将深入贯彻全国、全区、全盟网信工作会议精神,踔厉奋发、埋头苦干,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贡献锡盟网信力量。

上一篇: 赤峰市委网信办集体学习最新条例办法

下一篇: 锡林郭勒“网聚时代正能量为建设模范自治区添光彩”优秀网络作品暨2023年度“锡林郭勒好网民”颁奖典礼在...

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蒙ICP备1900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