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漫步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海湿地的湖边栈道,眼前的芦苇郁郁葱葱,湖水清透,鱼游浅底,鸟翔天际,景致怡人。
近年来,阿拉善盟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如今,“美丽河湖”让百姓尽享“绿色福利”。
“没想到,在这茫茫戈壁沙滩还有这样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真是应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看着眼前的美景,河南游客王明阳感慨不已。
见证了居延海湿地变化的湿地保护执法大队队长徐志刚更是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还记得十几年前的居延海,沙海茫茫,寸草不见,一片荒凉。如今,国家实施黑河水量调度和配套水利工程建设,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随着居延海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绝迹近10年的候鸟故地“重游”,湖边灰雁、黄鸭等已经形成一定种群规模,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持续向好,到额济纳旅游观光的游客持续增多,当地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客栈及出售旅游商品和发展观光产业等,吃上了“生态饭”,开启了“致富门”。
“有了良好生态环境,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我们销售农畜产品,一年可增收5万多元。”额济纳旗农民刘勇高兴地说。
水生态持续向好的背后,是阿拉善盟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共创美好生态的成果。阿拉善盟坚持以规划引领水利建设,积极发挥水利内生动力,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通过制定《阿拉善盟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阿拉善盟“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阿拉善盟“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利用方案》《阿拉善盟主要河湖管理保护重点工作台账(2021—2025)》等,抢抓建设机遇,夯实水利基础,相继实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节水增效建设项目、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牧区储水窖工程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腾格里沙漠东缘等11条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1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经过多年努力,黄河内蒙古阿拉善盟应急分凌(洪)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乌兰布和沙漠生态锁边引水工程推动顺利,黄河西岸补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每天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欣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心情特别舒畅。”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居民杨欣怡,在巴音湖边悠闲漫步,享受茶余饭后的美好时光,感受这一方湖水带来的青葱蓊郁和夏日清凉。
在提升城市水环境方面,阿拉善全盟各级水务部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城市黑臭水体等水环境治理阶段性目标,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掀开了城区治水新篇章。“十三五”期间,该盟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187个,黄河阿拉善段和额济纳河各断面水质均稳定在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自治区下达的指标范围,全盟无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盟完成主要水污染物减排项目70个,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35个、氨氮减排项目35个,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1094吨、削减氨氮排放量85吨。
河流之变,带来的是全域环境的“蝶变”。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秀美水韵风光润色着阿拉善大地,大大小小的河道中清水潺潺,它们如同一条条生态廊道,赋予了阿拉善灵动之美。
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蒙ICP备19000555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