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2025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
提升至20位
比2024年上升4位
其中
创新潜力单项排名比上年上升1位
列全国第2位
在创新潜力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
在这场全区动员的“突围”战中
首府呼和浩特
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突出位置
勇当科技“突围”主力军
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
百强第61位
2024年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
全国50强第41位
全国科技城百强榜第38位
中国“算力二十强市”榜单第15位
……
一次次“榜上有名”
成为呼和浩特市
在科技强市之路上的坚实脚印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
呼和浩特
正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书写着从“草原乳都”
向“科技强市”迈进的生动篇章
畜牧育种新突破:全自动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
走进呼和浩特吉迈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玻璃化冷冻系统平稳运行。一枚枚畜牧胚胎在自动化芯片与仪器的精密配合下,精准完成冷冻流程,解冻后的受胎率与新鲜胚胎无异。
“过去依赖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风险也高。如今我们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成功破解了畜牧种业的‘卡脖子’难题。”董事长舒怡伟介绍,这项历时7年自主研发的技术,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更推动胚胎技术“下沉”至一线牧场,帮助养殖企业以更低投入获取更高产出。
舒怡伟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万头规模的牧场,在胚胎技术辅助下,全生命周期可额外增收上亿元。目前,吉迈科技正在呼和浩特加紧建设胚胎实验室与耗材生产车间,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后,每年可产奶牛、羊、马等经济动物胚胎5万枚。
医疗AI赋能:数据驱动早期筛查与诊断
从畜牧育种到医疗健康,科技创新的触角在塞外青城不断延伸。在内蒙古卫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屏幕上实时跳动的血常规数据,正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转化为慢性病、传染病的早期筛查信号。
“依托呼和浩特的算力优势,我们已为全国27家顶尖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支持。”产品经理宋杰表示。卫数科技扎根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5年间,累计获得16项发明专利,并与本地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持续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
政策生态滋养:“政策找企业”精准服务
创新“火种”的燎原之势,离不开政策生态的持续滋养。《关于全面优化创新生态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接连出台,呼和浩特经开区科技人才局主动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年内已为50余家企业精准推送研发加计扣除、高企认定等政策红利。
平台聚力:“蒙科聚”推动成果转化
作为区域创新总平台,“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已集聚5929家创新主体,新增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6家,推动7595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从牧场到医院,从农业芯片到医疗AI,再到脑机接口、空天计量等前沿领域的提前布局,呼和浩特正以“突围”之势,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势。
“蒙科聚”创新生态馆
科技重塑城市
创新引领未来
呼和浩特
从科技创新的突破
到成果转化的加速
在北疆大地上
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上一篇: 鄂尔多斯市数字消费市场活力旺盛



|
主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蒙ICP备19000555号
|
|